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

——浅析楚红城诗歌作品《中华鲟》的精神内涵

  □ 邓红琼

  有些文字经不起诗人的组合,因为它有灵魂,会让这个世界感到疼痛。2020年春节前夕,我去北京参加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颁奖典礼,第一次见到楚红城。对文学的热爱,让我们可以坐下来,在一杯茶里漫谈诗歌、生活及对未来的设想。

  席勒说:“生活是严肃的,艺术是宁静的。”身处物欲横流的繁华都市,楚红城不为外部所动,一直保持一颗纯净的心,沉静写作,并为文学做好接力工作。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会令一个人将其精神信仰和悲悯之心寓于作品之中,呈现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文化思想底蕴,并自生光芒。由此,我在楚红城大量的诗歌作品中选出这首《中华鲟》,分折一下其中的艺术魅力,从中窥视诗人的社会忧患意识,以及不为人知的乡愁情结。

  作为有“水上熊猫”之称的中华鲟,当进入百度搜索时,首先出来的是“中华鲟多少钱一斤?中华鲟怎么做好吃?”等辞条,楚红城的笔此刻一定是愤怒的。“鳣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一群大鱼从远古的记载中/洄游而来/意念指引于一条大江的入海口/试探秋天的体温。”诗歌开篇不凡,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这种号称“活化石”的珍稀动物正浩浩荡荡地自海而来。“鳣出江、淮、黄河、辽海深水处”,此话出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道出了中华鲟的分布和习性。作为海栖性的洄游鱼类,中华鲟每年9月到11月间,由入海口溯长江而上,寻找繁殖的地带。“试探秋天的体温”,形象而生动,令人为之悸动。人类口不择食及贪婪的本性使得中华鲟惶惶之中处于死亡的边缘。它们小心翼翼地浮游在楚红城的笔下,为上亿年的痛苦衍变作一次生命的洗礼。

  “怔在文档前,一条大鱼向我游来,它睁大眼睛哀鸣着,血和泪痕染红了江水,染红了键盘敲出的字眼。” 面对历史的记载和现实的残酷,诗人的心与大鱼一起哀鸣,在诗人的笔下,中华鲟不过是控诉与游说人类的一个例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才能维护自身的生存环境。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们应该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才能主动避让自然灾害。

  “我何尝不是一条找不到家的鱼呢?/鳍已退化,包括躯干/抽搐的思想,逡游在人群中/长成一截漠然的鱼骨。”北漂务工的楚红城就像中华鲟一样,一边痛苦而深情地眺望故土,一边努力地寻找生存的缝隙,等待机遇与命运的安排。由此,诗歌完成了命题的扩展与延伸,使得诗歌内涵更加深刻,寓意更加深广。

  “诗歌必须深入精神领域,寻找那些高贵的东西。”楚红城以内心的悲悯,以疼痛的呐喊,为中华鲟寻找一块栖息之地,也为心灵寻找一盏光明的灯。

 
     标题导航
~~~——东西作品阅读札记
~~~
~~~——浅析楚红城诗歌作品《中华鲟》的精神内涵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办实事 开新局
   第05版:香洲观察
   第06版:今日金湾
   第07版:看见
   第08版:湾韵悦读
   第09版:横琴潮
   第10版:综合
   第11版:创新
   第12版:观澳
因为走神,所以传神
与厚圃谈其新作《拖神》
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
公开招标信息
权威发布
致歉信
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
今日海洋环境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