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跨时空线上音乐会传递和平与友谊

“万水千山总是情”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线上音乐会举行
5月23日晚,备受关注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线上音乐会如约与大家相见。图为同唱主题曲《万水千山总是情》。
视障女孩邓珮彤,为珠海音乐人原创作品《听见蔚蓝》担任钢琴伴奏。
珠海大剧院现场视频展示荷兰音乐会现场。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欧凯明与琼霞表演粤剧《花好月圆》。

  在历史长河中,五十年只是短短一瞬,而两个国度的友谊却是跨越万水千山的耀眼记忆。5月23日晚,备受关注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线上音乐会如约与大家相见。

  本次音乐会是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荷兰驻广州总领事馆、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支持下,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珠海市外事局主办,珠海传媒集团承办。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应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邀请,珠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家们相聚云端,以中荷两国富有特色的音乐交流,奏响两座城市的友谊之曲,共叙中荷建交50周年的深厚情谊。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荷兰驻广州总领事毕肯思以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纷纷通过视频发来祝福。

  音乐会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人民日报微博、央视网、中国文化网、南方+、触电新闻、澳门有线、珠海电视台公共频道(ZHTV-2)、观海融媒APP等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观看量达1200万人次。直播当晚,人民日报微博开设“中荷建交50周年音乐会”“当中国粤剧遇见爵士乐”等话题,广东发布、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参与话题,总话题讨论量约500万。新华社通过全球通讯社联盟、海外媒体账号刊发《粤港澳大湾区奏响友谊之声 珠海举办线上音乐会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等报道,目前已有美联社、福克斯等600多家海外主流新闻媒体网站转载报道,覆盖海外受众超2.2亿人次,珠海“青春之城,活力之都”及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城市形象被广为传播。

  强化珠海元素

  注重国际表达

  本次音乐会集结了荷兰管乐团、鹿特丹小交响乐团、珠海金爵士乐队、珠海十六分音符合唱团等国内外优秀演出团体及艺术家。同时,还邀请到了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欧凯明与琼霞,第一位登上伯克利舞台的华人男歌手刘雨潼,以及珠海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节总监、著名钢琴家陆瑶等国内知名艺术家。整场音乐会带来了包括爵士乐演奏、钢琴独奏、管乐演奏、独唱、合唱、小合唱、“跨乐”演唱等多种形式的作品。“这是一场高水准的线上国际音乐会,通过线下剧院演出及直播连线互动的形式,两地音乐人以最具地方特色的音乐语言,开启了中荷文化跨时空的对话。”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当晚8时,音乐会在钢琴曲《落花天》浪漫唯美的旋律中拉开序幕,表达了珠海音乐人对两国友谊地久天长的深深祝福。音乐会上,不但推出一首首珠海原创作品,还在作品中体现出珠海海洋元素和蓝调元素,以说唱形式展现珠海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魅力。“众多的岭南文化元素和珠海元素在音乐会上得到绽放,力求在加深两地音乐人友谊的同时,向世界展示珠海‘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形象。”音乐会总导演晏激洪说。

  音乐会上,荷兰管乐团的艺术家们演奏了三首曲目,分别是莫扎特《第十号小夜曲》,同名电影的原声音乐作品《Drowning by Numbers》以及经典的《I wish I knew How it Feels To Be Free》,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问候,鹿特丹小交响乐团还演奏了广大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我的祖国》。据悉,珠海金爵士大乐团正与荷兰管乐团展开深度合作,力图为中国打造演奏与作曲兼备的复合型青少年音乐人才。据了解,这也是荷兰管乐团艺术教育板块的首次“出海”计划,为两地搭建起了艺术的桥梁,期待两座城市的艺术交流、合作继续向纵深发展。

  粤剧与现代爵士“跨乐”组合

  令人耳目一新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音乐会上,一首特别的粤剧《花好月圆》吸人耳目。它是传统粤剧与现代爵士的“跨乐”组合。舞台上,国家一级演员欧凯明与琼霞联袂演唱,高胡、钢琴、贝斯、鼓等乐器齐鸣,带领观众进入全新的艺术氛围中。中国戏曲、民乐、爵士乐、古典乐等多种元素、多种表现形式的交融,是本次音乐会最大亮点,向世界展现了具有独特魅力的珠海艺术形象。《花好月圆》演唱者琼霞笑着说:“我今天好高兴呀!参与了这样一场很有意义的演出。曲目将我擅长的粤剧与爵士乐相结合,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粤剧的魅力,将粤剧艺术传播得更远。”

  如何把中国戏曲、山歌等传统音乐与爵士音乐融合?中国民乐原生态的部分与现代部分如何取舍才能更好地呈现给观众?围绕这些问题,珠海金爵士乐团团长聂鑫和演职人员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及不断尝试。音乐会上,大家听到了现代爵士版本的粤剧,也听到了原生态的山歌与爵士乐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视障女孩用手“看见”

  珠澳歌手携手演绎

  音乐会上有一位特殊的钢琴演奏者,她是21岁的视障女孩邓珮彤,她在珠海音乐人原创作品《听见蔚蓝》里担任钢琴伴奏。她说:“虽然我看不见,但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我想在我的音乐里,为大家演奏珠海的蔚蓝。”在她行云流水的琴音里,在歌手深情款款的歌声里,让世界听见珠海的未来,听见珠海的明天。

  珠海向海而生、拥抱世界。在歌曲《和韵》中,珠澳两地歌手倾情演绎,共同唱响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崭新的未来,唱响珠澳融合发展新篇章。

  让世界听到珠海声音

  感受珠海魅力

  “音乐跨越大陆和海洋,让中国珠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阿姆斯特丹新闻网发布文章点赞此次“音乐盛宴”。荷兰新闻网也发文称,无论是线上音乐会,还是与乌特勒支的友城交往,都是珠海推动中荷友谊不断发展的有力证明。

  全球通讯社联盟刊登文章《The Sound of Friendship from GBA: Zhuhai's Online Concert for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China-Netherlands Relations》(《粤港澳大湾区奏响友谊之声 珠海举办线上音乐会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表示,珠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将通过文化与民间多领域交流为中欧、中荷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新华社官方文化和旅游海媒账号也发布了线上音乐会视频,让海外上千万网友“近距离”感受珠海的魅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的荷兰观众Helmut Warmenhoven说:“我觉得这场音乐会非常有趣,中国和荷兰元素融合得很好,我喜欢音乐会上荷兰爵士乐、粤剧艺术家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跨文化融合。”

  万水千山总是情,阿姆斯特丹与珠海两座城市用音乐传递和平与友谊。这台兼具两地特色与国际化表达的音乐会,展示出了珠海独特的魅力与风采,向世界展示了珠海城市的艺术形象。珠海期待以音乐为桥、以艺术为媒,与更多城市深化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

  统筹:本报记者 张映竹

  采写:本报记者 郭秀玉 张映竹

  摄影:本报记者 朱 习

 
     标题导航
~~~“万水千山总是情”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线上音乐会举行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聚焦
   第05版:坚持“产业第一” 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第06版:香洲观察
   第07版:今日金湾
   第08版:斗门新闻
   第09版:湾韵家园
   第10版:公告
   第11版:横琴潮
   第12版:观澳
跨时空线上音乐会传递和平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