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莫海晖 通讯员 黎钊德
近日,安冬的老家安徽省固镇县桥东村村委会收到一封从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寄来的信。拆开,里面是一张崭新的喜报。
“安冬同志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表现优异,获评个人三等功,特此喜报。”
安冬,回族,31岁,中共党员,2012年参加工作,四级警长,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入境车道队民警。
埋头干,一路勤勉刻苦
2018年,公安边防部队改制,刚从军校毕业的安冬被分配到边检站,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为了尽快匹配新岗位,安冬给自己制定了密密麻麻的学习计划,工作空隙之余,就拿起书本学习,一本400多页的业务书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找安冬你不能到宿舍找,你得去学习室。”安冬的同事如此回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安冬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证件知识和16000道业务题目全部“啃”了个遍。零基础学起的他,在单位组织的业务竞赛中,战胜诸多业务高手,脱颖而出,每年的业务考核都名列前茅,成为同事眼中的业务骨干。
十年,从部队到军校,再到国门下的移民管理警察队伍,安冬一直是身边人眼中最勤勉刻苦的人。
敢亮剑,一点寒芒先到
4月6日,夜幕渐深,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境货车道没有了白日的喧嚣。
“站住,别跑!”突然威严的喝令打破了寂静。 一名上身赤裸、下身仅着裤衩的男子,以货车车体为掩体,逆行闯入疫情风险防控等级最高的入境货车查验场!安冬第一时间发现并上前制止。但闯关男子丝毫不予理会,反而加速往口岸逃窜。
“危险,停下!”限定区域内,道路复杂,往来港澳的车辆穿行,一旦出事,后果严重。
厚重的防护服和N95口罩让安冬呼吸不畅、行动十分不便,但他紧追不舍,冲刺将近600米后,与到达的支援警力配合,将男子抓获。
“发现及时、处置迅速、措施得当,安冬表现出了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应有的职业素质和担当精神。”5月19日,他获得上级部门的表彰,获得工作以来第一个三等功。
十年磨一剑!默默锻造的利刃,出鞘,便是最亮眼的光芒。
保通畅,无惧风雨挑战
5月11日,珠海遭特大暴雨袭击,作为货车特勤查验组组长的安冬和同事们坚守岗位,全力保障供港供澳民生物资顺畅通关。
入境查验场无雨棚遮盖,货车查验设备受潮,运行时有不畅。执勤的移民管理警察只能穿着防护服,在40厘米高的站台间上上下下来回穿行,一边处理通道问题,一边进行车体检查。
“安冬,3号通道读不了证件。”“收到,马上处理!”安冬一脚踏空,整个人从站台摔了下来,“砰”一声撞在旁边等待的货车上。
“我没事,你们继续查验。”安冬脑袋一阵发懵,手一摸,头上一个大包,他只是自我调节了一下,又马上向3号通道跑去。
自实行“7+7+7”特殊勤务模式以来,他累计参加货车特殊勤务13次,十个月不到的时间,在查验场地和隔离酒店度过了273个日夜,像这样的磕磕碰碰他早就习惯了。
银色的警徽,藏蓝色的警服,诠释着他十年的忠诚之心,胸前那挂着的奖章是他奋勇拼搏的最好证明。他将继续履行一名国门卫士的神圣职责,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