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寻访澳门记忆:顺风顺水风顺堂

昔日的风顺堂前设有公共水井。
风顺堂区旧貌。
慈幼中学墙身保留“十六柱”特征。

  澳门是沿海城市,昔日不论是葡萄牙商人出海贸易,还是渔民出海捕鱼,均离不开航海。“行船跑马三分险”,华人会于妈阁庙祈求出海的亲人平安归来;葡萄牙人则会在风顺堂街的圣老楞佐教堂祈祷顺风顺水、庇佑平安。

  圣老楞佐教堂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教堂内摆放圣老楞佐塑像,华人百姓见葡萄牙人多在教堂祈祷风讯,便认为其是赐予风讯的海神。加上教堂初建之时设有风讯杆,华人便称教堂为风讯堂,又因“讯”“信”“顺”读音相近,便衍生风信庙或风顺堂等叫法,久而久之该区亦被称为风顺堂区,后来更名为“风顺堂街”。

  今日的风顺堂街虽然平平无奇,昔日却是高级住宅区。19世纪时,许多欧洲富商在附近居住。教堂对面的慈幼中学原为澳门葡萄牙商人高士德的私人住宅,177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租用此宅,并于门前加建一列矮墙,墙身有八对柱,故当时人称之为“十六柱”,后来更将该宅和风顺堂街一并俗称为“十六柱”。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澳门教会收购“十六柱”作为慈善和教育机构使用,其后多次改变用途。直至1910年,教会才将“十六柱”的两层木屋,以及后方的小山坡拨给孤儿院作为新校舍,后来再慢慢改建发展成今日模样。

 
     标题导航
~~~
~~~PLPEX在深圳、杭州推介葡语国家佳酿
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与澳门国际大健康行业协会开展交流~~~
“2022年澳门博物馆儿童导赏员培训课程”实践计划启动~~~
培育诚信新一代~~~
~~~入选者将接受词曲创作专业指导
澳门“2022夏日竞技嘉年华”举行~~~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政经
   第03版:评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今日金湾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环球
   第08版:体坛
   第09版:横琴潮
   第10版:创新
   第11版:观澳
   第12版:广告
寻访澳门记忆:顺风顺水风顺堂
澳门首次对接内地专业酒类大赛
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
为游客提供免费粤语导赏服务
澳门推出全新诚信故事教材
回音计划·词曲创作营入选学员名单揭晓
400名参赛者同场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