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中山市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的2022年体外生命支持区域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中山)ECMO救治中心启动仪式在中山举办。这标志着首个粤港澳大湾区ECMO联盟在中山正式落地,来自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28家医院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中山)ECMO救治中心积极对接28家医院,成立专业化ECMO联合团队,通过技术帮扶、培训及远程医疗指导,提高医院的ECMO技术水平,持续推动ECMO技术区域一体化进程。
启动仪式上,中山市卫生健康局梁卫华表示:“钟南山院士曾经评价,中山有先进的ECMO技术,也有‘绣花’般的功夫。ECMO技术为中山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受到中央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未来,我们希望中山市人民医院为建设健康湾区作出更大贡献。”
中山引入ECMO技术20年
救治危重患者超千例
ECMO,俗称“人工膜肺”,能够让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在心脏、肺脏完全“停工”的情况下,依然维持着生命必需的血液、氧气供应。
自2001年起,在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李斌飞的努力下,ECMO技术进入中国大陆,首次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成功治疗一例心肌炎危重症患者。截至目前,ECMO技术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已成功救治1100余例危重症患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山市人民医院运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了全省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产妇,由此获得了钟南山院士的高度肯定。中山市危急重症生命支持ECMO(叶克膜)救治组因此获得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在李斌飞的带领下,中山市人民医院引入ECMO技术后积极搭建“珠三角ECMO救治体系”,将救治范围扩大到了其他地市,成功挽救了无数生命。
当前,中山市人民医院借助12台ECMO机器、ECMO救助车,搭建了一个由ECMO中心与胸痛中心联合组成的救治体系。未来,这个救治体系将持续推动体外生命支持技术(ECMO)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广。
整合粤港澳大湾区资源
推进ECMO技术区域一体化发展
组建ECMO联盟、促进体外生命支持区域一体化建设是中山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在启动仪式上,中山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袁勇表示:“中山市人民医院一直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我们在不断发展应用ECMO技术的同时,也不断跟更多人推广ECMO技术。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山)ECMO救治中心旨在整合资源,发挥各医院的优势与强项,在技术、培训、科研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
在ECMO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李斌飞发现各家医疗机构应用ECMO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某些患者难以通过ECMO技术获得最好的救治。“各大医院进驻粤港澳大湾区(中山)ECMO救治中心后,我们将有责任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ECMO技术的同质化与一体化。”李斌飞表示。
接下来,粤港澳大湾区(中山)ECMO救治中心将努力推动ECMO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实现同质化、一体化,并且在此过程中积极对接更多的医疗资源,实现医、教、研的同步发展,推动ECMO技术惠及更多大湾区百姓。(据南方日报,文/曾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