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拷问 ——电视剧《人生之路》观后感 2023年05月26日  曾正伟

  □ 曾正伟

  随着《人生之路》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据片头介绍,该剧部分取材于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这似乎在给观众打预防针。因为纵观全局,编导其实在用“借壳上市”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不过,剧中对人性的三桩“拷问”确实发人深思。

  第一桩“拷问”是高明楼伪装的热情。在见到高加林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村支书高明楼心生邪念,私扣信件并将其拆封,最终让儿子高双星冒名顶替,他则凭借自己的人设极力推荐高加林去马店小学当了民办教师。有人说,这是高明楼内心感到不安,以此来弥补自己偷梁换柱的过错。殊不知,这正是高明楼的阴毒之处。他表面上在帮高加林,实际上是将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只有阻止高加林去复读,才能瞒天过海,暗度陈仓。试想,凭借高加林的学习成绩,复读一年必然会考上大学,并且他很有可能还会报考上海浦江学院。届时,大学校园里就会出现两个“高加林”,高双星顶替的事情就会败露。退一步讲,即便高加林不再报考浦江学院,但他的档案已经被寄往了上海,事情同样会因缺乏高加林的档案材料而败露。而当了民办教师后,他就会因超龄而失去高考的机会。如此一来,高加林就永远没有翻盘的可能。可以说,高明楼这样做不仅在损害别人,同时也为自己套上了精神枷锁。因为他的自私,致使两个青年的人生彻底被改写。

  第二桩“拷问”是高双星近乎完美的表演。进入大学校园后,高双星内心一直惴惴不安。如果自己的丑行被人戳穿的话,他就会身败名裂,前功尽弃。为此,他处处小心,以至于老师点名都不敢应答。此前,他也想找高加林说明真相,无奈被父亲拽了回去。但高明楼不可能全天候地守着他,只要他想说出真相,机会总是有的,可他一直在犹豫。一方面,他不想欺世盗名;另一方面,他还想上大学。高加林在《中国农民报》发表文章后,他这个假“高加林”一夜之间成为全校的红人,甚至还赢得了陈秀礼的芳心。为了摆脱自责,缓解压力,他多次去建筑工地以求解脱。所幸,他和陈秀礼合写的一篇有关农民工的文章见诸报端。好在他这次署名是“高双星”,所以他利用这个“笔名”成功地找回了自我,“高加林即高双星,高双星即高加林”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就是正义和良知。直到刘巧玲说出真相,高双星父子才不得不向高玉德夫妇跪地认错。自首后,高双星被取消学历、开除公职,最后他回到陕北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第三桩“拷问”是高加林的双重人格。前半部的高加林既有才子情怀,又有渣男特质。他虽然“渣”得不是太“狗血”,但毕竟影响了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但他不甘当农民,甚至还有些看不起农民。固然,一个人想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命运是没有错的,但他歧视农民就不对了。在他的潜意识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就是“下里巴人”,而吃商品粮的城里人才是“阳春白雪”。所以,他一门心思地想跳出农门,遇事也不能正确对待。高考“落榜”后,他整天窝在家里蒙头大睡;通讯组的工作被解职后,他一把将黄亚萍送的生日蛋糕打翻在地。在城里,刘巧珍见他的褥子太薄,就想把家里的羊皮褥子送给他,但羊皮褥子太土了,根本入不了高加林的法眼。他抛弃刘巧珍、移情于黄亚萍也是这种思想在作祟。在他心目中,“有志者,事竟成”竟被曲解成“有志者,誓进城”。只要我们剖析一下前半部的高加林,就不难发现他的人格是存在缺陷的。随着剧情的发展,他才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才俊。他的精彩人生,由此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不得不说,该剧无时不刻不在拷问人性。剧中所映射的三桩“拷问”,则是将人性复杂的一面刻画得入木三分。正因为如此,才有效地衬托出刘巧珍、高玉德等人的可贵。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表现出农民的朴实;他们的一颦一笑,无不折射着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