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宝生
卢卫平诗歌的辨识度,长期停留在“悲悯情怀”上。这样的停留,几乎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卢卫平诗歌创作的瓶颈。个人感觉,中国的诗写“悲悯”,杜甫已经到达天花板了,试问还有谁可以超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卢卫平的机智在于他能够及时“变道”。他清醒地自言自语——诗写身不由己,或者是情不自禁,方可抵达浑然天成。我以为这是《我渐渐接受了我的平庸》(以下简称《平庸》)出炉的大环境。有人说此诗表达着“佛系”,或者“躺平”的愿望,我不想苟同。
《平庸》企图张扬一种哲思:人,必须接受平庸。这是一种身不由己,也是一种情不自禁。试着想一想,滚滚红尘,芸芸众生,不平庸者,能有几人?《平庸》是诗人的参悟,是诗人在某个时间段的醍醐灌顶,是诗人和诗人的和解,当然也是人和人的和解。这是诗人清醒的说梦,也是说梦者最为清醒的呓语。
教人不要平庸的言论此起彼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仿佛是平庸者在世间已经没有立足之地。鄙人以传道授业为业,时常希望学生出类拔萃,也曾要求学子写作《拒绝平庸》。后来,属于鄙人的桃李,不平庸者寥若晨星。卢卫平的《平庸》,传递的是一种关怀,一种可以治愈的关怀。
我们不妨再来一次诵读:我渐渐接受了我的平庸/正像我早已接受了我的卑微/我的忙碌是暴雨前搬家路上/一群蚂蚁的忙碌/我的喜悦是阳光照进书房/我看见阳光里舞蹈的尘埃的喜悦/我不再在潮水退去时回旋在/沙滩上长长的拖音里听见焦虑/也不会因雷的愤怒/在深夜去寻觅迷失在乌云里的闪电/平庸是我熬制半生的红糖/终于在我接受它时包裹住了/一粒粒失败的苦药/平庸的平是平和的平平安的平/平凡的平卢卫平的平/平庸的庸是庸常的庸中庸的庸/庸众的庸毋庸置疑的庸/我渐渐接受了我的平庸/正像我早已接受了比我更平庸的人。
卢卫平曾有这样的写诗领悟:“一个闪电的句子,能照亮,一首乌云的诗。”《平庸》里,我渐渐接受了我的平庸,肯定就是一个闪亮的标题,它让诗的境界如云开日出,豁然开朗。做菜讲究入味,作诗也一样。《平庸》里一连串对“平”“庸”二字的阐发,颇有邰筐“洒水车洒水时叫洒水车/洒水车不洒水时还叫洒水车”的味道。
读到这样的句子,谁不会发出会心的一笑呢?关键的是,这样的句子是和人物(作者)的成长史连在一起,因此就没有落空,成为不着边际但又太有道理的哲理。从语言上说,这是地道的口语,但有节奏、有韵味,如果说它们是机智的,那也是出于体验的机智。从日常生活里看出不平凡的东西来,需要眼光,有些是我们都有所体会但没有明确意识,有些是明确意识到了但写不出或没有写的。这与超现实主义不同。大多数人对于日常生活是由习惯而麻木了,视一切为“理所当然”,毫无障碍或新鲜感、挑战感地活在世上。而卢卫平往往能发现平常生活中的不可思议之处,《平庸》便是。
卢卫平的诗歌本质上是抒情的。《平庸》做到了直觉与智性的结合,天启与心灵的呼应。作为一名全身心投入诗歌事业的诗人,卢卫平是当代诗坛致力于自我修炼和自我完善的典范之一。他的诗歌从日常经验中获取灵感,以融合中西诗学传统的文化视域拓展现代汉语诗歌的感受性与表现力,对时间、语言、沉思、使命等重要主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命名实践,丰富、扩张了值得珍视的新诗资源。他在充满喧嚣的交叉地带保持着谦逊、专注、开放、敏锐的思想者姿态,成为见证当代诗坛定力的一道独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