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洋介绍,木刻水印技术起源于我国古代,这项技术在唐代时就很发达,至明代万历、天启年间更为精湛。现代水印创作木刻吸取了传统技法,加上画家们的创造发挥,使水印版画的“木味”“刀味”与水印的“韵味“相互交融,极富东方艺术的美学品格。
那么,该如何欣赏水印版画?面对一屋子童稚的面孔,黄洋借助《雕版》《三国志平话》《十珠斋笺谱》等经典版画作品,向孩子们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从古至今水印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黄洋说:“欣赏水印版画,要从色彩、意境、水韵、印痕这四个方面切入,展开充分的联想,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深刻内涵。”
理论讲解结束后,班苓演示了水印版画的绘制过程。加清水调匀颜料,用画笔蘸色涂在需要印制的纹理上,将印纸覆上轻轻按摩……水印版画作为纯手工制作的版画,勾描、刻版、印刷各个步骤都需要时间和耐心。作品完成时,孩子们忍不住发出赞叹声。
班苓告诉记者,1983年,她作为进修生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得到古元的指导。据她回忆,尽管那时古元已是著名的大艺术家,但他仍抽出时间来为进修生讲课,在他们创作的时候亲自指导。
“古元先生一直很爱护学生,从他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艺术敬重、认真的态度,以及想将宝贵的经验倾囊相授的无私精神。作为他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把传统艺术传承给下一代。”在古元美术馆看到这么多孩子的身影,班苓感到很欣慰,她说:“艺术不是孤芳自赏,而是遍地开花;不是少数人的享受,而是让所有人都能在其中提高审美,我想这才是古元先生真正希望的。”
黄洋告诉记者:“古元是一个与时代共鸣,与人民共情的先锋艺术家。他的教学传统将一代一代地传承到青年艺术家身上,而我们也会将他宝贵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