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珠海鸟兽虫雅玩的民间习俗

鹤舞
斗蟋蟀

  □ 何志毅

  鹤舞

  鹤舞源于南宋朝。据史料记载,南宋朝文学家鲍照在《舞鹤赋》中用“众变繁姿”“态有遗妍,貌无停趣”等句子来赞美“鹤舞”,说它那“始连轩以凤跄”的舞姿使得风流善舞的“燕姬色沮”,而相形见绌。三灶鹤舞兴起于清嘉庆年间,由村民模仿白鹤的动作而成。这种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当时,三灶沿海岸生长着一大片密密层层的红树林,遮天压地,郁郁葱葱。游鱼群集,引来百鹤临水,飞翔上下,村民喜之。因为白鹤代表吉祥如意,当地百姓希冀通过这种鹤舞的形式,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三灶鹤舞是在正月初七“人日”至正月十五元宵节与舞狮、舞龙同时进行,它是由一人独立完成。鹤舞分为开光、祈福、羽化三个部分。其穿的“鹤衣”,先用线串起一片片竹块制成的“鹤”的“皮肤”,再将白纸整齐地剪成“羽毛”,绣在“皮肤”上,然后用木料加工制成“白鹤”的脖子、眼睛和嘴巴。这天,表演者披上2米长、10多公斤重的“鹤衣”,光着脚板“出鹤”。双手鼓翅快速,若悬若垂,轻盈灵动。时而右脚绕着左腿,亭亭独立;时而拖着双腿四处漫步、觅食,鹤步潇洒;时而河边梳洗,引颈顾盼;时而转过脖子,用嘴轻轻梳理自己白色的羽毛,弄姿掻首;时而展翅曼舞,长空鹤唳。出鹤时,以锣鼓和广东音乐伴奏,并由一村姑扮演蚌娘,与鹤嬉戏,舞得活灵活现,令人赏心悦目。鹤舞表演完后,“鹤衣”都要焚毁,化作一缕青烟,寓意白鹤真正飞上天了。

  在没有白鹤表演的时候,村民在劳动休息时或在月下闲聊时就唱传统的《出鹤》歌,以表对白鹤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装路香与舞火龙

  “装路香”,是一项广泛流传于四邑、中山及斗门地区的传统民间习俗。斗门区则流行于上横、横山、六乡一带。每当农历七月二十九,村民在自家门口插香火,并“舞火龙”,圣祭“地状皇”(又称“地藏王”)生辰,以祈福祉。

  斗门“装路香”始于清乾隆年间。当时黄杨山北部地区还是一片汪洋,环境恶劣,“生理鲜少”,先民半渔农,多居住和劳作在低洼地带。每遇台风洪水侵袭,这里就浸屋淹田,变成白鸽坦(即白鸽鱼出没的滩涂),由是遭受水患之苦。为求风调雨顺,族老号召村民在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地状皇”的生日),自觉在自家门前插香火和舞火龙祭祀,向“地状皇”祈福。

  “装路香”即是村民将香火插在门前一个白萝卜或番薯、蕉头及泥巴制成的“香墩”(形状如鹅蛋或平底碗),或直接插在泥地上。时见一炷炷约半米高的立香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巷道两旁,火光荧荧,烟锁村巷,形成一路香火,故谓“装路香”。

  “舞火龙”,是香山民间舞“龙”八大类之一。其种类分别是水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和云龙。以黄、青、白、赤、黑五色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按五行节令而舞。如旱年舞水龙以求雨,遇水灾舞火龙以祈晴等。“火龙”的道具是由若干关节拼接而成,以蕉叶梗茎作“龙关节”;“龙头”由一条木托支撑,并架起两根蕉叶梗茎作“龙颈”。头部为“K”字形状,翘龙角,系龙须,青红敷彩,轻盈简约。“龙珠”是用一个掏空的南瓜做成,由一人擎着木托摆动。当瓜内亮着烛光或灯光时,瓠果红中罩白,像一枚龙珠,闪闪烁烁,璀璨光芒。“舞火龙”由10人左右参加,演示时在“龙体”插上一炷炷香火,每人支起一截“龙身”,擎过头顶,形成一条空中的火龙。初盘旋于旷地,然后循村道前行,边走边唱,鼓乐喧天,黑夜里,火龙戏珠游动,火光闪烁,仿若天空里的隐隐群星,格外迷人。这里,迎接火龙的街坊,在门前叩首答谢。

  秋日打蟋

  斗蟋蟀源于宫廷,盛行于明代。当年明宣德皇帝是个蟋迷,每逢秋季,由地方上贡千只蟋蟀供其玩乐。故民间流传有“蟋蟀蛐蛐叫,宣德皇帝要”的民谣。

  珠海地区自古有玩蟋的传统习俗,蟋蟀善歌好斗,男女老少皆雅好此物。尤在民国时期,秋日打蟋最为盛行。玩蟋者上至绅贾,下至平民,乐此不疲。当年在唐家、下栅、香洲、前山、翠微等地多有结社,名为“秋声社”,猎场多设在古祠。每逢开猎时期,搭棚张帜,举行斗蟋会。各村派代表参赛,胜方获一面锦旗和一块刻着“铁齿铜牙”的金牌。秋日期间,也有人携“行盅”(蟋筒)到邻县或澳门斗蟋馆斗赌。20世纪30年代初,唐家中山港打蟋队扛着幡旗赴濠江摆擂,吸引了寄寓澳门的中山县县长唐绍仪前来观赛。结果中山港打蟋队大胜,抬着获奖的金猪,奏凯而还。盖因邑人多玩蟋,在中山县城石岐牛角巷就设有一个专门摆卖各类蟋蟀和蟋具的集市,人来熙熙,生意繁盛。

  蟋蟀,又名蛩、促织、吟蛩,假名“百日虫”。玩蟋分为捉虫、养虫、选虫和出猎。在“小署捉虫”,当黄昏时候,幼蟋开始下山觅食,擦翼鸣叫,不停地发出响亮的唧唧声,猎者循声用笏罩逮之,然后放入一个青瓷缸(俗称“养盅”)里,以冬瓜、小米、莲子、豆角等食料饲养,所谓“斗三养七”。“选虫”,即辨别蟋蟀的颜色、体形选而调教之。蟋类分为“一青、二黄、三红、四黑”。青蟋为紫头蓝颈,翅有金花,长腰大马,小腿细长,大腿固实,竹节须,四方腮,飞擒大咬。黄蟋骁悍、沉稳、耐斗。红蟋好斗(所谓“十红九斗”),但不够稳练。倘若长着茸茸白毛的红蟋(俗称“白毛虫”),长相朱砂顶,珍珠头,铁皮项,眼如点漆,红须白爪,属猎蟋,性凶悍、勇斗,为“虫王”,是难得的“将军”。黑蟋脾气躁,忒杀心急,只几板斧,便退下阵来。香山地区产的蟋蟀,称“南边蟋”,因气候环境的关系,比北路正江(从化、增城一带)的蟋蟀较为早熟,在早秋前就开猎了。

  民谚:“白露三朝出‘将军’”。到了白露,是蟋蟀出“将军”的时节。出猎前,养蟋者用蟹膏(或虾粉)与米饭拌匀而饲之,以强身健体,养精蓄锐。开猎时,赛会用厘戥权衡蟋蟀轻重,认为体形、体重配对方能进场角斗。时由一位公认的裁判,将两只决斗的蟋蟀放进一个30厘米周径的轻薄的木盆里,手拿一根沾着蟋蟀气味的马尾毛(或选用蟋蟀草等)帚,撩拨蟋蟀触角,引诱双方厮打。蟋蟀因受到外来煽惑,振翅张牙,迎头攻击,蛮触交争,以牙还牙,打锁捋团,蹦高摔八,甚至咬断腿臂,斗得木盆卜卜脆响,引人入胜。比赛规定:凡两次碰头蟋斗,退方算输,赶方为赢。赛后,败过的蟋蟀(俗称“败过郎”)则被摔死或弃之。

  斗雀

  在民国时期,珠海地区玩斗雀较为流行。如唐家湾下栅墟,逢农历一、四、七墟期,有养雀之人携笼鸟徘徊市面,以斗雀作为赌博。被利用赌具的雀,有“画眉”“鹩哥”等。选画眉以骨多肉少,目含火光,胸毛短为善斗。正所谓:“顶毛薄,眼水透,腿如牛筋能打斗”。一般训练公画眉鸟的凶性要半年或一年才开打。赌赛前,养雀者用酒饼虫、草蜢和鸡粉拌匀炒焦而饲之,以燥其火,并在笼里盛细砂,使之磨利嘴爪,一打而胜。赛后则悉心治愈之,以待再斗;输则不复饲养,任之自毙,或放生。画眉打法有:插簧、锁喉、双蹬、对攻、铲胸、爪封、侧蹬、打后门(啄肛)、修拐、抱斗十种。斗雀多在祠堂作壁上观。开打时,将两只打鸟笼子并拢,掀开帘布,待双方扇翅呜呜鸣叫撩斗时,即打开两鸟笼的门,让一方的笼鸟进入对方的笼里厮打。即时,两鸟嘴爪相搏,翻腾抱斗,扇翼朴棱,一个啄一个,一个逼一个,打斗得嘴损眼伤,肛裂腿断,十分凶残,让人看得心醉魂迷。斗雀者多为有闲之人,胜者除获得金钱外,还获得大小礼饼等物。斗雀时,旁人也可参与,猜中哪一方胜便算赢。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政经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今日金湾
   第06版:聚焦我市5.0产业新空间集中开工(签约)暨富山工业城奠基
   第08版:环球
   第09版:湾韵现场
   第10版:横琴潮
   第11版:创新
   第12版:广告
珠海鸟兽虫雅玩的民间习俗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