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1月14日,在湖南某地,一名“90”后女子远嫁后,与丈夫商量今年过年“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据了解,她和老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过年期间,纠结到底去男方家过年,还是去女方家过年?夫妻最终决定各回各家。(1月15日深港在线)
新春佳节,本是亲人团聚的喜庆日子。然而,对于年轻夫妻、特别是双独夫妻来说,却是愁肠满结。去谁家过年,成为他们最艰难的选择,有的为此争吵不休。“远嫁独生女与老公商量各找各妈”的话题,15日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受到全网关注。有网友表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样挺合理的,虽然有遗憾,但却避免了家庭矛盾。
去年春节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35周岁以下已婚人士进行的调查显示,70.0%的已婚受访青年正被“过年回谁家”的问题困扰;70.9%的已婚受访青年认为好好处理这个问题有利于家庭和谐;61.1%的已婚受访青年建议两家轮换着回,相对公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过年回谁家,有的靠天意,有的讲陈习,有的甚至靠“猜拳”“扔硬币”决定,引发家庭矛盾不断。
夫妻争着回自己家陪父母,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尽孝。但为了尽孝,让感情出现裂痕,让婚姻出现危机,既违背了孝道的本意,也是双方父母不想看到的结果。虽然在传统观念里,女方随男方回家过年天经地义,但如今随着独生子女夫妻群体的壮大,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愿意墨守成规。从某种程度上讲,去谁家过年,不仅牵涉到家庭地位问题,也折射出了男女平等问题。
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独生子女,应想到同为独生子女的另一半,也有孝敬父母的同样心情。正因如此,多数网友认为,过年“各找各妈”比较合理,相对公平。
首先,过年回谁家,并非一道抢答题,而是一道多项选择题。比如,夫妻双方协商好,一年回婆家,一年回娘家;又如,把双方父母聚在一起,过个真正的团圆年;再如,与其为回谁家过年争吵不休,不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轮换型、赶场型,还是选择合伙型、单飞型,都要考虑双方具体情况,实在不能兼顾时,要多与父母解释和沟通;特别是要做到:人不到,情要到,礼要到,祝福要到。只有夫妻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才能让这个春节更和谐、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