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气象馆里藏着哪些神奇“黑科技”?

市气象局开展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系列活动
小朋友走进市气象局探秘气象知识。 本报记者 吴长赋 摄

  本报讯 记者王芳报道: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的?气象观测手段新增了哪些“黑科技”设备?在世界气象日即将来临之际,3月18日,近600名市民走进珠海市气象局参观了气象科普馆、天气预报区、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珠海国家气候观测场,深入了解气象知识和天气、气候、水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保护行动中来。

  今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 “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市气象局围绕该主题组织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向公众开放等系列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气候变化、水资源对我们的影响,呼吁关注气候变化、水资源保护,共同建设更有力量、更加安全、更加美好的蓝色地球。

  在气候观测场,布设有百叶箱、风塔、能见度仪、雷暴监测仪等设备。市气象局专家介绍,目前全市已建设有114个自动气象监测站。随着近年来气象科技的发展,自动气象站除了监测温度、湿度、雨量、风向、风速、气压等,还向生态气象领域延伸探测。

  “新增了大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仪、蓝天观测仪,以及测量空气中PM2.5浓度的气溶胶监测系统和生物舒适度仪,实现了城市生态、农业气象、气候资源和微气候4个重要领域的探测,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为珠海市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提供数据支撑。”气象专家表示。

  市气象局减灾科科长武自胜介绍,3月1日起,《广东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广东首部气候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相关条例。《条例》明确将气候资源定义为:能被生产、生活和生态利用的太阳光照、热量、降水、云水、风、大气成分等自然物质和能量。“《条例》规定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应性、风险性以及可能性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和评估。在旅游方面,通过气象监测可获知一个地区都有哪些气候资源,比如珠海万山岛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是‘天然大氧吧’旅游胜地,还可通过气象监测旅游地的日落、观花、观景等的具体时间段,实现气候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服务乡村振兴。”武自胜介绍说。

  此外,在针对气象灾害性天气监测方面,市气象局还布设了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和4个相控阵雷达气象“黑科技”,提高我市天气预报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据介绍,多普勒天气雷达被称为“千里眼”,监测范围最广可达460公里,如台风距离珠海460公里时,珠海市气象局就将发出预警。而相控阵雷达则可准确快速对局地短时间的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和预警。

 
     标题导航
~~~周边交通组织迎来新变化
~~~市气象局开展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系列活动
马伯庸携新作《长安的荔枝》做客珠海书城~~~
~~~我市对一批欠费单位实施催收
广州银行横琴分行联合珠海拱北桂花社区居委会~~~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湾韵 家园
高新区金凤路昨正式开通
气象馆里藏着哪些神奇“黑科技”?
开脑洞讲述大唐小吏的鲜荔枝转运之旅
污水处理费最多欠费超百万元
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