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珠海召开推进“百千万工程”见典型出实效新闻发布会

公布今年上半年十大重点项目

  □本报记者 施展华

  7月12日,聚焦珠海“百千万工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见典型、出实效展开,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苏中文介绍了今年上半年全市“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情况和见典型、出实效十大重点项目,斗门区委常委、区委办(区府办)主任、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指挥办主任王子超,万山区管委会副主任、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指挥办主任李培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毛建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北斗,市自然资源局四级调研员吕毅分别就各自领域工作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张楠主持。

  聚焦见典型出实效 十大重点项目公布

  据介绍,今年以来,珠海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紧扣“见典型、出实效”,完善市区镇村四级指挥网络,制定出台“1+1+4+11”系列文件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奖补办法等41份配套政策,“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建立改革创新项目库66个、典型培育项目库92个;同时,推动低空经济、数据标准化、海钓管理等领域立法,探索打造港澳集成式服务等原创性改革项目。

  苏中文在会上提到,今年以来,珠海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各项工作,现已遴选出2024年上半年珠海市“百千万工程”见典型、出实效十大重点项目,并总结项目成效。

  首先是首条跨海跨城电动空中航线首飞成功,该项目聚焦新兴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其次是我市出台国内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通过用好特区立法权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三是珠海首台正式产业化运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格盛1号”交付投产,该项目加快推进了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其四是国内首座公铁同层跨海大桥金海公路大桥和珠机城际二期同步开通,以交通提速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其五是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珠海实践,大力实施绿美珠海“百团大战”,编制“一图一表”“一镇一册”展现区镇村绿化点位种植进度、绿化效果;其六是斗门区莲洲镇“福安·幸福里”首期村民公寓项目顺利封顶,该项目标志着珠海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其七是珠海今年首个百亿级产业项目顺利落户,以“制造业当家”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其八是珠海海岛居民用电全部实现与市区同价,该项目的落实推动了陆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九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学位攻坚,促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其十是西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推动区域卫生健康发展协调均衡。

  深化典型镇培育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去年11月,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公布全省第一批典型镇,珠海红旗、平沙、斗门、桂山四镇入选。毛建华在会上表示,“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在推动项目建设方面,珠海组织4个典型镇完成379个建设项目入库,总投资366.21亿元,已完成投资52.63亿元;确定“见典型出实效”项目111个。在保障资金投入方面,争取各方面资金投入支持典型镇建设,住建系统促成27家建筑企业与4个典型镇结对,共生成26个帮扶项目,其中公益性项目24个,帮扶金额646.56万元;大幅提高上级住房保障及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对镇的分配权重,“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共面向珠海西部地区下达补助资金2.278亿元。

  为进一步深化典型镇建设,今年珠海还遴选了三灶、南水、白蕉、万山、担杆五镇申报第二批省级典型镇,下一步珠海将围绕整合资源要素、提升人居环境、优化空间布局三方面重点举措进一步深化典型镇培育。

  据了解,全国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坚持以乡村风貌小切口助力谱写“百千万工程”新篇章,也是珠海专门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制定的首部法规。

  吕毅在会上提到,为推动该条例落地见效,珠海市自然资源局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的实施意见》,通过构建“市级统筹、区级主导、镇级主责、村级主体、多方参与”的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提升活动。

  (下转04版)

  (上接02版)如要规范农村住房建设全流程闭环管理、强化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和利用,完善海岛乡村风貌管控等。同时,结合该条例,市自然资源局也逐条提出了各相关单位要具体落实的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单位及时间要求。接下来还将统筹出台一揽子配套落地制度,形成乡村风貌提升的“1+N”政策体系。同时,还将整合形成一批具体落地项目,培育乡村风貌提升的示范典型,打造可展示、可参观、可复制、可推广的“一区一亮点”示范引领项目。

  兴村富民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刘北斗表示,珠海立足区域资源禀赋,让特色产品产生集群效应,着力打造白蕉海鲈、金湾黄立鱼、斗门荔枝、乾务鳗鱼等珠海标志性“土特产”品牌,成功举办“中国年鱼”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推广特色农产品,助力白蕉海鲈、万山金鲳鱼等产品月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同时,珠海锚定“村村有物业”的目标,印发实施系列政策文件,坚持“政府搭台、村企唱戏”,采取产业带动、项目联建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村企结对共建长效发展机制。刘北斗介绍,2023年珠海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有2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接下来,珠海将充分发挥好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地缘优势,因村分类施策、有序推进,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项目联农、城乡融合发展带农、结对组团帮扶助农、三产融合发展促农、未来乡村经营惠农、“兴村公司”发展利农机制和发展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谋划海岛高质量开发开放

  今年1月,斗门区“黄杨宋莲”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据王子超介绍,该示范带全长32公里,覆盖斗门镇、莲洲镇等30个村居,2023年该示范带上有1个镇、15个村入选“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

  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相较2021年,这15个村在2023年的村集体收入增长幅度超过100%的有两个、超过50%的有4个。同时,示范带内的斗门旧街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莲洲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可见示范带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在示范带的周边,我们有斗门生态农业园、白蕉海鲈产业园和珠海预制菜产业园三个重要园区,这些园区的产业都和农业农村密切相关。”王子超指出,斗门区将以此为依托,加快培育斗门特色农业产业,以珠海预制菜产业园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快推动富民兴村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广东省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在镇村产业方面,斗门区将进一步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东湾村兰花基地、莲洲禾虫苗培育等一批优质项目,进一步丰富业态、调整结构、提高收益。

  珠海是百岛之市,海域面积广,大小海岛262个,作为全市高标准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特色阵地和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的主平台,万山区聚焦改革创新,谋划海岛高质量开发开放。李培抛介绍,在海岛开发方面,万山区加大力度推动陆岛统筹发展,其中推动珠海供电局接管担杆镇供电服务,实现用电“陆岛同价”,预计每年可为海岛居民和商户节约电费2200万元。

  在海洋牧场方面,万山区全面布局,推动全产业链建设,加速创建3个区级渔业产业园,实现海洋牧场重点项目“拎包入驻”“拿海即开工”。同时不断培育水产种业,成功打造大蜘洲岛海上鱼类亲本培育与繁殖示范点等种质研发基地。

  李培抛表示,接下来万山区将不断丰富民宿、海钓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打造深远海养殖平台、渔业种质资源库、冷链仓储等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培育海洋装备制造、低空经济、锚地经济等海岛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创海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中国
以科学方法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
珠海市“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推进会召开
推动“四大”走深走实,对今天的珠海意味着什么?
珠海召开推进“百千万工程”见典型出实效新闻发布会
推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