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化解“体育课难题” 在于守住办学底线

  □吕京笏

  8月20日,在教育部召开的学校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相关情况发布会上,针对一些学校担心发生安全事故而取消体育课、社会实践的现象,教育部回应称,学校这种做法,有不当,也有无奈。(新京报网8月20日)

  近几年,不少学校越来越“胆小”了:体育课越来越少,不组织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项目的活动,春游、秋游和社会实践都被取消。学生的活动时间也一再被压缩,只能透过教室的窗户,憧憬着外边的阳光。

  体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部等五部门共同出台的《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规定:学校不得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限制或取消正常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体育课真正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同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果体育老师能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带领学生进行规范训练,受伤概率可以大大降低。对于学校而言,客观理性认识安全风险的关键是做好风险防控,加强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通过保险等各种机制分担安全风险,完善学生意外伤害险等基础保障;同时加强意外应对能力与安全保障能力。谁也不敢保证体育课一点意外都不会发生,不堪承受的安全压力,如利剑一般悬挂在学校头上。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筑牢安全底板,依法处理因体育课意外而发生的纠纷,解除学校开展体育教育的后顾之忧。

  在应对上体育课的意外伤害时,家校双方都应该严格遵守规定,通过合情合理合规的方式解决问题。这需要建立一套精细的责任分担机制,如果因为训练方式不当、安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学生受伤,学校确实应该承担责任,其他情况则应对照参考标准另行考虑。

  化解“体育课难题”,根本在于守住办学底线。学校面对“校闹”时应不卑不亢,打击“以闹取利”,摒弃“花钱保平安”思想。同时,学校及相关部门应以保险机制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损害赔偿机制,积极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化解纠纷。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全媒体
   第07版:深1度
   第08版:横琴特报
   第09版:香洲观察
   第10版:校园周刊
   第11版:中国
   第12版:文体
祖国,永远是香港发展的坚强后盾
新华微评
为这种“放管服”改革叫好
化解“体育课难题” 在于守住办学底线
珠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