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技校毕业生也能为飞机发动机“燃心”

吴鹏为技术工人上课。 本报记者 吴长赋 摄

  编者按: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今年,珠海全面奏响“产业第一”进行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批胸怀匠心、敢于创新、与产业大发展同频共振的高技能人才。

  每年5月的第二周是职教周,从今天起,本报开设“行行出状元”栏目,连续报道多个行业的杰出技能人才,他们的故事见证了时间不会辜负奋斗者的每一滴汗水,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拉动一流的产业,成为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推动者。

  □本报记者 王芳

  换条路走,付出努力也能弯道超车

  个人的梦想,只有融入时代的潮流才能熠熠生辉。

  35岁的吴鹏,成长路上有很多个“第一”:珠海市技师学院探索校企合作第一个“摩天宇班”的学生、摩天宇送往德国学习的第一个技工、第一个拥有所有机型放行权限的一线检验员、第一个走向大部门管理者的技校生……今年他还当选了市政协委员。

  从技校毕业,从学徒做起,通过磨练技艺、钻研技术创造美好生活,吴鹏以坚定志向和坚韧品格把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牢牢抓在手中,不断实现着人生的自我超越。

  “我在学习上属于后觉者,初二才醒悟要努力学习,当时虽然能考上普通高中,但自己基础较差未必能上好的大学,加上我喜欢动手,综合考量后,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决定换一条路走,想着只要付出努力也许能实现弯道超车。”吴鹏回忆说。

  2001年,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在珠海设立。2002年,该公司与珠海市技师学院建立第一个“摩天宇班”,采用的是德国“双元制”教学。

  “当时航空是新兴产业,吸引了500多名学生报考,录取名额才50个,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在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企业实训一年后,18岁的吴鹏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入了珠海摩天宇,自此一路奋进,为自己创造“开挂”的闪亮青春。

  沉潜专注,与企业共进相互成就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下转02版)

  (上接01版)当年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吴鹏暗暗立下志向: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要以我为傲。让大家知道技校毕业生也能干出一番成就。

  2005年,成为摩天宇正式员工的吴鹏跟随师傅学习发动机维修技巧,他心无旁骛专心打磨技艺,这个时候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所有维修文件说明以及零部件名称都是英文,面对这个巨大的挑战,我能做的,就是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一点点地啃下来。”采访中,吴鹏中英文流利切换,对发动机维修技术的难点要点进行说明。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两年后,吴鹏被摩天宇选派德国汉诺威进行为期半年的技术深造,学习一种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新的发动机维修技术。“燃烧室是发动机的‘心脏’,回国后我参与创建发动机燃烧室维修流程和团队,可以为飞机提供更可靠的性能。同时,我将思考贯穿于维修过程中,在不断发现小问题中,总结、提升、创新维修技术,进一步提升飞机的安全性。”吴鹏对新技术进行说明。

  创造第一,有“质”者事竟成

  一步一个脚印,坚韧前行;十年如一日,有“质”者事竟成,吴鹏的职业道路与摩天宇的高速发展携手共进、相互成就。

  进入行业20年,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吴鹏摘取了很多荣誉:南航机务技能大赛“技术能手”、摩天宇“五好共产党员”、南航“四好党员”、“珠海工匠”……今年,他被聘为技术运行部发动机ZoR20修理车间经理,管理手工车间、机加车间、燃烧室组三大车间,并当选为珠海市政协委员。

  而这20年,珠海摩天宇也从原先的行业新秀成长为亚洲维修量最大的窄体飞机发动机维修厂。

  “我刚进入摩天宇时,对自己的学历有点自卑,但我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动手能力强。青年的成才之路有很多,我相信行行出状元,只要肯下功夫,就能收获成就感,明天的你会感谢今天努力的你。”吴鹏告诉记者,当年一同走进摩天宇的20名同学,如今留下18人,他们都已经成长为“挑大梁”的技术骨干或部门主管。

  改革开放前期,社会普遍认为技工就是做苦力。进入新时代,技工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薪酬都已经有了大提升,但行业对他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技能、有知识、有创新精神是必备的素质。

  正是千千万万个吴鹏,在技能中收获成就、赢得尊重,为珠海打出“制造”“智造”品牌、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大国工匠力量。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政经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今日金湾
   第05版:环球
   第06版:湾韵作品
   第07版:横琴潮
   第08版:观澳
“总书记这句话是肯定,更是嘱托”
真心实意办实事 为民奔波不嫌累
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珠海改革发展新局面
用心聆听员工心声 创新管理提质增效
锚定“产业第一” 聚力向实而行
技校毕业生也能为飞机发动机“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