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赞祝勇的四个理由

《旧宫殿》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蓝宝生

  作家祝勇的履历还是蛮值得八卦的:他来自东北,1968年生于辽宁辽阳,目前在故宫博物院上班。祝勇已经出版的作品或作品集超过50种,比如长篇历史小说《旧宫殿》,还有历史散文集《纸天堂》等。祝勇的散文形如流水,隐藏在文字背后的那双眼睛一直在审视着这个世界,审视散文和散文创作的流变。祝勇本人、祝勇散文和祝勇的散文观,都是我长期点赞的对象。

  我点赞祝勇的第一个理由是,祝勇一路蔑视权威一路自弹自唱。祝勇主编的《中国好文章:最美白话文》几乎都是从遗漏开始,选取被权威选本开除的精品,一脚踢掉了权威选本津津乐道的“佳作”“名篇”,他认为这“就像证人在法庭上的陈述,随着问询的深入,一些被遗漏的细节会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如果时间允许,这种‘补充’会无限地持续下去,甚至会使事件的本来面目得以彻底的颠覆。”他一脸无奈地说,这是一种“迟到的抵达”。他确信这样一个事实:那些引人注目,乃至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散文作品,绝大多数是平庸之作。不难看出,祝勇绝对是个不甘流俗摒弃平庸的歌者。他精通多种唱法,他的歌声有一种他人无法拥有的穿透力和震撼力,歌声穿越沧桑穿越苍茫,最后抵达历史的暗处和人性的深处,那里,夜色深沉,那里,荆棘密布,只有偶尔的落英缤纷,以及偶尔的惠风和畅。

  我点赞祝勇的第二个理由是,祝勇倡导“个体性、真诚性和主题多重性”的新散文观,他对“新散文”在理论上的梳理与确立功不可没:20世纪90年代以来,祝勇一直是“新散文”运动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在《一个人的排行榜》(散文卷)中,祝勇对传统散文“托物言志、主题先行”等诸多陈规提出了大胆质疑和决绝批评。在祝勇看来,当今散文只有通过一场深刻的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散文对僵化的、匠人式的体制散文的依附,从而以自由的腾飞和翱翔的姿态显示出散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本真面目。他的长文《散文:无法回避的革命》即使不被当作“新散文”的“宣言”,至少也是他“新散文”观的完整表达。

  我点赞祝勇的第三个理由是,祝勇给中国语文教材编者当头一棒,无惧“无人会登临意”。本人教授中学语文多年,语文教材一成不变使我一直郁闷到退休,遗憾教材编者依旧我行我素,宣称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早有定评”,仿佛卖有毒蔬菜的小贩宣称自己卖的是有机蔬菜。面对多年不变的语文教材,祝勇大喝一声,那是平庸之作,如果号召对这些样本进行模仿,那是对散文创造力的巨大伤害。无人理会之时,祝勇不慌不忙语重心长:“祖宗之法”,本身就是变化之法,没有变化,就没有文学史。一部文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学风格演变史。假如我们今天写作散文,还像某些人所期望的,仍然是朱自清、冰心、杨朔、刘白羽散文的翻版,中国散文非但不能有光明的未来,反而只有死路一条。这并非否定前人的创作,而是提醒我们不要刻舟求剑,而要以不变应万变。写作的时空在变,写作的主体也在变,写作本身自然也不可能不变。

  我点赞祝勇的第四个理由是,在新散文创作中,祝勇力求内涵更加复杂,语言更加“物质”。“永和九年的那场醉”“韩熙载:最后的晚餐”“张择端的春天之旅”,在这些看似有些风花雪月的标题下面,自然隐藏着朝代更替、王朝兴衰中的波诡云谲。文学的故宫在祝勇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艺术品的诞生、流转和与此相关的人物命运、时代沧桑,得到了圆融、酣畅的描述和阐释。

  莫言曾经力挺祝勇。莫言说在祝勇的所有创作中,《旧宫殿》是最成功的一部。他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他的游刃有余——他的学术功底、语言优势和驾驭叙事的能力。祝勇也因此开始了一种离经叛道式的写作,他变得桀骜不驯,甚至胆大妄为。

  当然,祝勇无疑也在进行一次写作冒险,他可能成功,也可能粉身碎骨。这种冒险不仅需要勇气和野心,更需要经验和自信。

 
     标题导航
~~~
~~~——读李荆林《中国女书与史前陶文》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政经
   第03版:评论
   第04版:深1度
   第05版:今日金湾
   第06版:高新新闻
   第07版:法规
   第08版:湾韵悦读
   第09版:横琴潮
   第10版:创新
   第11版:观澳
   第12版:广告
点赞祝勇的四个理由
破两团迷雾,成一家之言
珠海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