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芳
8月4日上午,珠海市“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我市“产业新工匠”新政的出台背景、内容和亮点,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丽云、市教育局副局长谢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宋宝巨、市总工会副主席刘德求、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科(人事科)科长许凡庆出席发布会并回应社会关切热点问题。发布会由珠海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龚选萍主持。
培育新时代产业工匠骨干队伍
7月14日,《珠海市“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正式印发。据郭丽云介绍,我市正处于“四区”叠加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打造一支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工匠型产业工人队伍,是推动我市“4+3”重点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实施方案》的亮点是坚持“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聚焦“4+3”重点产业集群,围绕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主要环节发力,提出实施“行行出状元”“匠苗”成长、“百万行”全员“匠心”培养、“金蓝领”优秀“匠才”引进、技能竞赛“匠艺”锤炼、示范引领“匠领”推选、技能创新“揭榜挂帅”六大行动,加快构建“产教评”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工匠型产业工人培育体系,创新职业(技工)院校“岗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毕业年度学生“用培融合”计划。
《实施方案》提出,重点建设10个以上示范性工匠学院(产业学院),培育一支覆盖广泛、梯次衔接、技艺高超的“十百千万”新时代珠海产业工匠骨干队伍。到2025年,我市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4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38%。
在加大“产业新工匠”培养力度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推动“产教评”融合发展、“政企社”协同推进两项措施。包括深化校企联合培养,推进社会化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民办院校(机构)师资晋升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4000元、6000元补贴。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工匠学院”等。
在完善“产业新工匠”使用机制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拓宽技能人才引进渠道、提高收入待遇、畅通发展通道等举措。实施金蓝领技能人才引进行动,对新引进各类高技能人才给予最高30万元工作奖励,对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1.5万元、2.6万元、3.8万元生活补贴,对市外技工院校毕业年度顶岗实习生给予最高7000元生活补贴。
在完善产业新工匠评价机制方面,《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重点企业健全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制度、建立健全“新八级工”制度,推动建立完善覆盖广泛、梯次衔接的市、区、企业三级首席技师制度,支持技能等级与学历贯通,推进珠澳技能等级互认机制,共建珠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联盟。
在完善产业新工匠激励机制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提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社会待遇、奖励力度等措施。计划每年重点培育10名珠海特级工匠、100名左右珠海工匠、1000名左右区级工匠,引导培育1万名左右企业工匠。
(下转02版) (上接01版)郭丽云表示,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实施方案》举措,各部门联动形成全市合力,让产业工人、职校学生“有前途、有荣誉、有机会”,努力把珠海打造成为产业新工匠的培育引领之地、成长向往之地、技能创新之地。
拓宽引进渠道 完善发展体系
为推动“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落实落地,我市各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
许凡庆表示,市国资委坚持“产业第一”,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培育产业新工匠”作为战略工程,主要从大力拓宽国有企业产业新工匠人才引进渠道、加强国企产业新工匠人才培养培育、完善国企产业新工匠职业发展体系等三个方面入手。
宋宝巨表示,人才是企业核心,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引领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动态监测,定期收集重点行业企业的人才数据,分析研判企业对人才的供需情况。加强校企对接,举办大型赛事,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如在企业评定专精特新企业的荣誉称号上以及参与工匠学院企业在“技改奖补”政策上给于适当倾斜。
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我市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郭丽云表示,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我市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重点主抓三个关键:一是大力建设实训培养载体平台,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已建成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现代服务、新能源四大实训中心。鼓励建设市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培养)基地,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资助,鼓励建设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经费资助等。二是持续发挥培训补贴带动作用,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提升等级认定取得证书的,分别给予1000元至3000元补贴等。三是推动深化校企合作精准人才培养。本市技工(职业)院校新开设我市重点产业相关专业,最高给予100万元经费支持。《实施方案》对入选市示范性工匠学院的,最高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
青年学生是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教育部门如何推动“珠海产业新工匠”培育工作落地?谢芳表示,我市现有高职院校3所,在校生近4.4万人。中职学校(不包括技工类学校)7所,在校生约1.9万人。市教育局将聚焦“4+3”重点产业集群,推动职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利用优势专业群,主动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工匠学院”,目前已有8所院校在积极筹备中,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金山数字工匠学院、三一海工工匠学院等。
市教育局还将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订单培养,实现“招生即招工”。同时采取多项措施支持职业院校学生留珠工作,广科院2023届毕业生目前留珠人数为1700多人,珠海城职院毕业生留珠率约60%。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如何进一步推动珠海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刘德求表示,市总工会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以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以赛代练,不断提高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做好产业工人培育。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结合实际全面推进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目前我市创建国家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省级创新工作室15个。用心用情服务职工,为产业工人补贴购买广东省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今年来已完成5.1万产业工人的参保,并开展常态化帮扶服务工作及关爱困难职工家庭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