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今年香洲区广大职工防暑工作,加强对“三新”领域(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的关心关注,8月12日上午,香洲区总工会负责人一行来到珠海美团科利大厦站点开展“送清凉保安全”活动,现场为美团骑手们发放防暑降温清凉饮料,捎去“娘家人”的慰问和关爱。(《珠江晚报》8月15日02版)
入伏以来,我市开启“烧烤模式”,气温一直在高位徘徊。当我们猫在空调房里“剁手”叫外卖时,可有曾想过,那些奔波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们,为了将餐品尽快送到顾客手中,他们不得不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在滚烫的马路上接受酷暑的“烤”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外卖小哥不辞劳苦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方便和惬意。
“夏天晒得皮肤疼,冬天冻得手抽筋”,这是外卖小哥的工作常态。而他们工作之辛苦,以及工作压力之大,还不只是体现在风雨无阻、迎“暑”而上这些方面。有调查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外卖小哥没有工间休息,没有节假日,86%的外卖小哥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有的更是超过12小时。送一份餐品,外卖小哥所挣不多,但为了能尽快送达,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遭客户投诉而被罚款的风险,而且由于在途时间多,其遭遇意外事故的概率也比其他人更高。
然而,尽管外卖小哥劳动强度大,工作异常辛苦,但其自身的职业关怀和职业尊严,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与其付出相匹配的广泛认同。从外地新闻媒体屡屡曝光的案例中我们看到,有些人非但不觉得自己与外卖小哥之间是有偿服务的合同关系,反而将赚辛苦钱的外卖小哥看成是低人一等的“跑腿”,不仅对他们提出一些诸如倒垃圾、帮采购之类的非理性要求,稍不遂意,就对外卖小哥翻白眼,恶语相向,直至拳脚相加。这种现象,反映出的是赤裸裸的职业歧视,是对公民人格权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公然亵渎,理应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
每一种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付出,都应得到相应的回报。自今年7月以来,香洲区总工会以及各镇街基层工会广泛开展“送清凉保安全”活动,为外卖小哥及其他一线职工派送饮料、水果等防暑降温物资,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的关心和关爱。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外卖服务时,也不妨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外卖小哥的辛苦和不易,对冒着炎热送货上门的外卖小哥送上一张笑脸,由衷地道一声“谢谢”,让他们在这个酷热的夏季里,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