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对违章建筑就是要零容忍

  □武海义

  高新区持续推进银坑蚝场旧居住区搬迁工作,违法建筑清拆行动取得新突破。14日上午,伴随挖掘机的阵阵轰鸣声,在高新区银坑蚝场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高新区综治(城管执法)局牵头清拆企业对银坑蚝场旧居住区内依附于一栋二层高合法产权房屋加(扩)建的违法建筑部分依法实施清拆,拆除的违建面积达475.02平方米。这是银坑蚝场旧居住区搬迁工作开始清拆行动以来,首次拆除依附于合法建筑加、扩建的违法建筑部分。(本报8月15日02版)

  违法建设是城市肌体上的毒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楼体结构来说,楼顶违建,在施工过程中会破坏楼顶结构,破坏防水层导致漏雨。遇到大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由于违建与原建筑本体非一个整体,大多数违建本身强度不高,容易导致楼房倾斜、坍塌,造成次生伤害。因此,对于违章建筑必须零容忍。

  任何没有取得城乡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政府相关审批文件的自建房,都是违法建筑。它不仅侵占了社会公共资源和城乡空间,破坏了城市形象,危害社会管理,扰乱城乡规划建设秩序,更造成了新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必须依法严厉清除。从我市有关部门近年治理违建问题的得失中可以看出,违建问题之所以屡禁难止,甚至出现胶着化,根本原因还是惩处不力。其实,违建者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一些违建者之所以偷偷摸摸,甚至和执法人员“藏猫猫”,就是为了制造一种既成事实,试图蒙混过关。违建者明知故犯,心存侥幸,从一个侧面说明执法部门没有打到其痛处,这就使得执法效率打了折扣。

  对违建零容忍,就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监督管理。执法部门要构建“职能部门+属地区镇+基层组织”联合执法小组,开展全域性、日常化的网格式排查,对违法建筑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绝不姑息。要完善监督考核和问责机制,对打击违法建筑不力的单位或个人,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还要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同时,要积极宣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并详细讲解建筑房屋的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居民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对违建零容忍,意味着整治违建要主动作为,不能眼睁睁的等着建起来了再拆。积极作为,主动出手,早阻止更能减少资源浪费,更符合相关立法宗旨。对于顶风搞违建的要依法处罚,严格追责,以儆效尤。而对于“慢作为”执法不力,甚至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失职渎职现象,也应该分清是非,严格依法依纪追责。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文明专刊
   第05版:大湾区
   第06版:理论周刊
   第07版:看见
   第08版:专题
   第09版:国际·中国
   第10版:综艺
   第11版:体坛
   第12版:广告
适应时代发展的“活态”传承值得尝试
切实当好服务保障的“金牌保姆”
锚定特区坐标 坚定改革再出发
每一种职业,都值得被尊重
对违章建筑就是要零容忍
以国之名,向抗疫英雄致敬
评卷公平不容任何“越矩”
广告